找到相关内容23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

    菩萨之身,都是成佛之路上的修行所得,都是佛事,当然都是实在的,只不过有等级高低的差别,而且有真有伪,都比不得佛的真法身。佛的真法身,充满十方虚空法界,光明遍照无量国土,说法的音声常逼达十方无数之国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293159.html
  • 佛法概要-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

    上师不一定是一位非常高的喇嘛,高低并不能帮助我们成就;上师也不一定得年高德绍,白发和皱纹也不能帮我们成就;有时候上师会隐没在一些不可思议的地方,以极卑贱低下的样子出现。在白教中堪称是最伟大的传承之父之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|基础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564493513.html
  • 佛法是种活法

    对方丑美,学问、地位高低,都不在乎。他真正放下了,“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”,他还能害怕吗?不可能。 因为你威严,非常有智慧,心非常稳定,别人都害怕的不得了啊,都服你,都会听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|在家|生活|佛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22451693736.html
  • 论回鹘文化对契丹的影响

    “详稳,诸官府监治长官。”在《百官志》中,记有详稳司百余个,其官职高低随机构不同而变动。该词有时又被写作相温、详温或桑昆等,究其最原始来源,当为汉语“将军”之借词,但并非直接借自汉语,而应是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393804.html
  • 一花一世界:天下赵州生活禅

    七个省。   他常自谓:“七岁童儿有胜我之处,我即向他请教;百岁老翁有不及我之处,我也愿意教会他。”表现出虚怀若谷、惟真理是求、只认禅证高低而不拘门派辈份的大禅师风范。赵州行脚参方不辞年迈,一直持续...地位有高低,国家有不同的民族、不同的语言、人有生病与衰老的阶段,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现象。但超越这些现象,或在这些现象的深处,有一个共同的东西,是大家可以通达的一个心态,这个心态就叫深心,也可以说是大悲...

    马明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4794088.html
  • 莲池大师与古杭云栖寺

    的住持,人师说:“戒行双全者。”众人又问在新的住持产生之前,应该以谁为号令?大师说:“姑依戒次(目前可以按照戒腊的高低为序)”。大师说完这些后,即面丙念佛。   万历四十三年(公元1615)七月初二...

    宗淼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195064.html
  • 杨荫浏与中国宗教音乐

    时作六上,时作六五,时作六尺,时作工六,大都两音反复,倾之复改其他两音。转瞬而五音毕备。其上音相当于婴D音,林间诸鸟,相互应和,同度鸣声,高低均不谋而合。八月七日又闻较为复杂之鸣声,反复作六五五六,工...

    田青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2395108.html
  • 法界缘起论

    思想主张都是与婆罗门教针锋相对的。婆罗门教认为,万能的造物主“大梵天”为宇宙万物乃至人的创造者和主宰者,万物的差异及人生来的高低贵贱之不同,都是神意的安排,因而“四种姓”的差别是神圣不可改变的。...定性二乘、无性众生亦悉有佛性。   (4)顿教,指不依言说文字、不设修行阶位而顿悟佛理的教义,其典籍有《维摩》、《思益》等经。在法藏看来,以上的始、终二教,都尚有修行阶位的高低先后,故为渐教,而顿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5195628.html
  • 《浮山志》第六章:艺文

    浮山志》。作者,桐城人。)   游浮山  王惟中(二首)   一   名山不记几多年,  与客提壶思渺然。   才上扶桑三二里,  便消寒石几重烟。   玲珑树弄高低影,  浓淡山分远近天。 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111095803.html
  •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

    追求。   “众生平等”说是佛陀为反对婆罗门教的神创说而提出来的。婆罗门教用神创说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作论证,认为人生来就有高低贵贱之不同,因此在宗教解脱上也有根本的差异。佛陀则认为应该以人的德行而不...

    洪修平 陈红兵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25996040.html